何曉:智慧農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機理、挑戰與進路
編輯:大河網 來源:百家號 更新于:2024-5-28 閱讀: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快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推進智慧農業發展”。智慧農業是農業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智能技術和現代裝備技術創新發展的一種農業新業態,是農業科學技術的迭代升級和農業生產力的巨大變革,也是農業生產要素的創新發展,并對農業生產關系的調整產生重大影響。發展智慧農業可以有效激發農業產業動能、助力農業人才培育、優化農業生態環境、推動農業文化創新、促進基層治理完善,發展智慧農業賦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動能。
一、智慧農業賦能鄉村振興的作用機理
(一)智慧農業激發農業產業動能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和基礎,發展智慧農業可以有效激發農業產業新動能。首先,智慧農業通過傳感器、遙感設備、無人機等智能裝備和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農業種養殖、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等農業全產業鏈的智能決策、遠程監測和精細管理,有效提高農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其次,智慧農業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可以讓農產品供給方與需求方擺脫時空限制,實現供需雙方實時有效對接,推動農業產供銷一體化發展,有效解決農業生產周期長與市場需求變化快之間的矛盾。再次,智慧農業催生農業新業態,智慧農業裝備制造、農業大數據服務、農業智能技術培訓、農村電商推廣等新型制造業和生產型服務業加快發展,推動農業產業鏈向上向下延伸,促進鏈上資源更加高效配置,實現全產業鏈價值提升。
(二)智慧農業助力農業人才培育
人才興則產業興,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智慧農業改變了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是解決鄉村振興人才短板的有效途徑。首先,智慧農業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載體。智慧農業和農業人才互為依托,各類農業人才是發展智慧農業的基礎,智慧農業也為新型農業人才、信息技術人才、農村電商人才提供了新舞臺,開拓了發展空間,有利于各類人才的價值實現。其次,智慧農業為人才引進和培養提供了新模式。智慧農業通過“互聯網+專家”的方式實現柔性引才,通過線上信息實時傳輸,實現專家異地數據分析和技術指導,以“互聯網+教育”的方式,通過與教育資源信息化的對接,實現農業技術隨時隨地學,使農業技術培育更加便捷和低成本。第三,發展智慧農業為農業人才培育提供新機遇。通過構建“政產學研商”一體化的智慧農業發展模式,統籌發揮政府管理優勢、農業院校和科研機構技術優勢、農業龍頭企業經營優勢,在智慧農業試點推進的過程中邊做邊學,培養一批發展智慧農業急需的管理、技術和營銷人才。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