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
編輯: 來源:今日頭條 更新于:2022-4-11 閱讀:
五、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
(十六)健全商品質量體系。建立健全質量分級制度,廣泛開展質量管理體系升級行動,加強全供應鏈、全產業鏈、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質量認證制度改革,支持社會力量開展檢驗檢測業務,探索推進計量區域中心、國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建設,推動認證結果跨行業跨區域互通互認。推動重點領域主要消費品質量標準與國際接軌,深化質量認證國際合作互認,實施產品傷害監測和預防干預,完善質量統計監測體系。推進內外貿產品同線同標同質。進一步鞏固拓展中國品牌日活動等品牌發展交流平臺,提高中國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
(十七)完善標準和計量體系。優化政府頒布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標準結構,對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進行整合精簡。強化標準驗證、實施、監督,健全現代流通、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第五代移動通信(5G)、物聯網、儲能等領域標準體系。深入開展人工智能社會實驗,推動制定智能社會治理相關標準。推動統一智能家居、安防等領域標準,探索建立智能設備標識制度。加快制定面部識別、指靜脈、虹膜等智能化識別系統的全國統一標準和安全規范。緊貼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等重點領域需求,突破一批關鍵測量技術,研制一批新型標準物質,不斷完善國家計量體系。促進內外資企業公平參與我國標準化工作,提高標準制定修訂的透明度和開放度。開展標準、計量等國際交流合作。加強標準必要專利國際化建設,積極參與并推動國際知識產權規則形成。
(十八)全面提升消費服務質量。改善消費環境,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快完善并嚴格執行缺陷產品召回制度,推動跨國跨地區經營的市場主體為消費者提供統一便捷的售后服務,進一步暢通商品異地、異店退換貨通道,提升消費者售后體驗。暢通消費者投訴舉報渠道,優化消費糾紛解決流程與反饋機制,探索推進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部門間銜接聯動機制。建立完善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制度,促進消費糾紛源頭治理。完善服務市場預付式消費管理辦法。圍繞住房、教育培訓、醫療衛生、養老托育等重點民生領域,推動形成公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事項清單,完善糾紛協商處理辦法。
六、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
(十九)健全統一市場監管規則。加強市場監管行政立法工作,完善市場監管程序,加強市場監管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依法公開監管標準和規則,增強市場監管制度和政策的穩定性、可預期性。對食品藥品安全等直接關系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點領域,落實最嚴謹標準、最嚴格監管、最嚴厲處罰、最嚴肅問責。對互聯網醫療、線上教育培訓、在線娛樂等新業態,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加強對工程建設領域統一公正監管,依紀依法嚴厲查處違紀違法行為。強化重要工業產品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查,督促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建立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形成政府監管、平臺自律、行業自治、社會監督的多元治理新模式。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