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編輯:人民網 來源:百家號 更新于:2022-12-23 閱讀:
農民增收既關系民生福祉,也事關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幾億農民同步邁向現代化,能夠釋放出巨量的消費和投資需求。城鄉經濟循環是國內大循環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確保國內國際雙循環比例關系健康的關鍵因素。
…………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這種文明的載體,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動鄉村經濟、鄉村法治、鄉村文化、鄉村治理、鄉村生態、鄉村黨建全面強起來”。
近年來,相關部門先后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指導意見》《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成立“美德銀行”,為村民發放善行美德積分“存折”,倡導“小事不辦、大事簡辦”,村里推進移風易俗成效顯著。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當地從老黨員、老干部、老模范中選拔人員組成“三老”宣講團,把黨的方針政策從會議室搬到百姓的家門口。
…………
孝老愛親、勤儉持家,文明新風吹遍田野鄉村。越來越多的農民群眾改了舊習慣、提了精神氣、換了新面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加強傳統農耕文化保護和傳承,涌現出一批鄉土文化和民間藝術人才。全國構建完善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2014年以來培育高素質農民超過700萬人次。
奮進新時代,砥礪新征程。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建設農業強國和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出部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任務艱巨、使命光榮。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同心協力、勇毅前行,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而不懈奮斗,必將扎實推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穩步前進!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