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編輯:人民網 來源:百家號 更新于:2022-12-23 閱讀:
“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對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三農’向好,全局主動。”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引領推進新時代農業農村現代化事業發展,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不懈奮斗,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新時代新征程,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的奮進方向,我國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加快轉變,廣袤鄉村展現欣欣向榮新氣象,億萬農民滿懷信心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推動農業高質高效: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冬日時節,北方的冬小麥正在越冬,而南海之濱耕耘正當時,海南三亞迎來忙碌的南繁育種季。
在崖州區的中國農業大學作物育種海南基地,科研人員正播種玉米育種材料、觀察玉米植株長勢。10多年來,這里誕生的一個個良種在全國大面積推廣。10公里外,一座種業科創新城正在崛起。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考察調研時強調,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
這一幕讓廣大科研工作者倍感振奮,讓億萬農民深深感到習近平總書記對于農業的高度重視。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國家安全發展大局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快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要求。
——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
糧食安全在總書記心中是個“永恒課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部門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不斷完善支持糧食生產的保障機制,調動主產區和農民種糧積極性,建立健全糧食安全責任制。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13731億斤,比上年增加74億斤,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事非經過不知難。今年的糧食生產連過數關,先后經歷北方罕見秋汛造成全國三分之一冬小麥晚播、夏季長江流域極端高溫干旱、農資漲價、局地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挑戰。糧食再奪豐收,充分證明黨中央決策部署有力有效。各地持續加強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抗災增產科技應用推廣,全社會形成重農抓糧氛圍,共同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