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新征程 加快現代化農業強省建設
編輯:金臺資訊 來源:百家號 更新于:2023-2-10 閱讀:
鄉村治理,強基鑄魂。我省深入實施強基固本工程,扎實開展五好鄉鎮黨委、五星農村黨支部創建活動。實施“頭雁工程”,選優配強村級班子,省市縣聯動開展培訓。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54個、實踐所2221個、實踐站32734個。98%的村制定村民自治章程,95%的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99%的村建立民主理財、財務審計、村務管理等制度。
一個個各具特色、干凈整潔、公共服務齊全的美麗村莊,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成為廣大農民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城里人向往的好地方。
農民富裕富足 開啟幸福新生活
大別山下,光山縣文殊鄉東岳村就是一個多彩田園。
四方景家庭農場里,紅色的是花卉苗木,黃色的是稻谷,藍色的是水產養殖,綠色的是茶葉。曾經的貧困戶楊長太完成人生“三級跳”,成為致富帶頭人。如今作為農場負責人,他為脫貧人員提供崗位,給鄉親們發工資一年就要100多萬元。
在農村,越來越多的脫貧戶成長為致富帶頭人。一年來,我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田園增收、養殖富民、鄉村旅游等產業發展十大行動,積極培育“互聯網+”“旅游+”“生態+”等新產業新業態,隨著農產品出村進城,農民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鼓。全省脫貧人口、監測對象人均純收入16139元、12108.6元,同比增長12.4%、17%。
“現在干啥都得持證上崗,有了證找好工作更容易了。”蘭考縣紅廟鎮土嶺村村民楊桂玲參加了縣里組織的母嬰護理培訓班,順利拿到了育嬰師證,在縣城一家月子中心做月嫂,月薪8000元起步。
技能培訓,增加就業“含金量”。一年來,我省大力推進農業農村領域“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打造“豫農技工”品牌,去年前三季度,我省完成各類農業技能人才培訓12.5萬人次,新增農業技能人才8.9萬人。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更多小農戶致富。我省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培育農民合作社19.8萬家、家庭農場26.2萬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12.5萬家,服務覆蓋1599萬農戶。
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讓農民享受更多集體經營收益的紅利。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村級新型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到4.9萬個,有集體經營收益村比例78.5%,其中經營收益5萬元以上村占43%,集體成員累計分紅33.8億元。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現代化農業強省建設的中原大地,日日新,又日新。
“今年,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錨定“兩個確保”,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持續深化農村改革,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快建設現代化農業強省。”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巍峰說。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