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新征程 加快現代化農業強省建設
編輯:金臺資訊 來源:百家號 更新于:2023-2-10 閱讀:
持續鞏固流轉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專項整治成果,全省實際劃定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均穩定在國家下達目標任務之上。
藏糧于地,農業“身板”更有力。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智能灌溉設備、物聯網農業氣象站、“四情”監測系統等,智慧農業盡顯“科技范兒”,高標準農田建設讓越來越多的“望天田”變成“高產田”。
去年,我省新建高標準農田756萬畝,同步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85萬畝,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8330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350萬畝。按照畝均不低于4000元投資標準,啟動150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
藏糧于技,農民挑起“金扁擔”。
河南大學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人工氣候室,幾萬株大豆苗正在模擬干旱與鹽堿環境下生長。科研人員相信,“智慧作物”未來將走出實驗室,在不同氣候、不同土質、不同需求的土地上茁壯成長。
加快推動種業振興。我省出臺《關于加快建設現代種業強省的若干意見》,實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等六大行動,神農種業實驗室加快運行,推進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建設,與中國農科院合作建設中原研究中心,組建河南種業集團,加快培育高產優質綠色高效農作物新品種,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7%。
開展科技聯合攻關。圍繞核心種源、農機裝備、中藥材等16項核心技術組織攻關,開展小麥、花生、果蔬等16類高效種養業全產業鏈技術協同攻關。規劃建設占地面積1476平方公里的“中原農谷”,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獲批建設。
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快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航空植保重點實驗室建設,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87%。
此外,我省穩定生豬產能,完善生豬產能調控機制;發展“兩牛”產業,制定《肉牛奶牛產業發展行動計劃》,著力培育40個養牛大縣、18個奶牛重點縣;狠抓“菜籃子”產品生產,重點推動50個蔬菜生產大縣開展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增強蔬菜均衡供應能力,確保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拓寬全產業鏈 農業邁向高質高效
臨潁縣萬畝辣椒種植基地里,辣椒正在育苗。紅彤彤的辣椒收獲后將被送往該縣產業集聚區的頤海食品有限公司,經過大鍋炒制,變成一袋袋香氣撲鼻的海底撈火鍋底料。
“以前農戶種啥賣啥,現在跟著廚房調結構、盯著車間管田間。”基地負責人王偌飛說。臨潁辣椒年產量13.7萬噸,年交易額55億元。去年9月15日,“中國數字辣椒之都”花落臨潁。
大田作物也能“七十二變”。一粒普通小麥,想念食品將其加工成5大系列400個單品,飛天生物將之“變身”為結晶葡萄糖、結晶果糖等高附加值產品,效益大幅躍升。在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玉米搖身一變成為乳酸、乳酸鹽、乳酸酯等高科技產品,僅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消化玉米產能就達40萬噸,極大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