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利用短視頻平臺——助力“三農”產業發展的相關技能
編輯:小康侃科技 來源:百家號 更新于:2023-3-10 閱讀:
短視頻平臺調查報告顯示,抖音平臺上的賣家(短視頻制作者)的銷售量與其粉絲(短視頻或直播觀看者)互動頻率成正比,抖音視頻發布者與觀看者之間的互動從短視頻的點贊量、評論量、分享量、完播率四個方面來體現。
這四個指標對應數值的大小,取決于短視頻的內容是否有創意,拍攝手法是否新穎,是否吸引人并值得關注,能否給觀看者帶來價值。
如果制作、發布的短視頻所講述的鄉村故事富有感染力,拍攝視頻的手法具有沖擊力,抖音賬號就會被大批短視頻觀眾關注,并形成粉絲群,用戶黏性也會迅速增強,未來該抖音賬號所售賣的“三農”產品的銷售量自然會大幅增長。
近年來,“三農”視頻內容趨同化嚴重,基本都在圍繞農村美食做文章,沒有找到其他內容創作的突破口,缺少創新,“三農”短視頻觀眾逐漸出現審美疲勞。
另外,部分“三農”短視頻拍攝者由于沒有接受過正規培訓,拍攝的視頻都是一鏡到底,缺乏蒙太奇和分鏡頭意識,導致所拍視頻畫面沖擊力不夠。
同時,在制作短視頻時,總是平鋪直敘,不懂后期剪輯,如利用倒敘把最精彩的部分在視頻開始就展示出來,讓觀眾第一眼看到視頻就被深深吸引,卻失去了繼續觀看的興趣。
抖音中的“三農”相關短視頻內容單一、缺少持續吸引力,并且內容同質化嚴重,無法滿足抖音觀眾追求新奇特的感官要求,沒流量、粉絲少等問題直接影響后續的帶貨變現效果。
結語
大學生到鄉村去創業逐漸成為一種新趨勢,“年輕化、動態化、高素質化”是新農人鮮明的標簽。能夠熟練使用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的技術優勢使大學生成為短視頻、直播創業的主力軍。
高校要有針對性地對這些大學生進行“三農”創業教育,并引導掌握農業知識、短視頻拍攝、直播技能的大學生轉變為“新農人”,進而成為“聯農、帶農”的載體,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成為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力量。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