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加減乘除法”助力生態低碳農業強區建設
編輯:中國網三農 來源:百家號 更新于:2023-2-17 閱讀:
在生態效益上做“乘法”。一方面,打造綠色生態品牌。平谷區成功培育16個市級“優農品牌”,2022年平谷區16家主體獲得有機農產品轉換證書和有機認證證書,新增認證產量3907.955噸,市相關部門對區5家申報市級生態農場進行復審,得到較高評價,平谷區品牌影響力逐步提升。另一方面,發展觀光休閑農業。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北京)休閑大會,全域推出38個咖啡休閑驛站,30余家露營地成為“北京最受歡迎的露營地”,梨樹溝休閑小鎮、大華山嘻谷拾光等成為流量爆款,累計發展鄉村民宿240戶,推出春季賞花、冬季滑雪等精品旅游路線25條,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14個,依托平谷區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讓老百姓吃上了低碳、綠色、環保、節能的“生態飯”。
在資源使用上做“除法”。一方面,發展節水型農業。積極制定農業節水灌溉工作方案。目前,全區現有各類節水設施76385畝,2022年平谷區通過推廣土壤深松作業、秸稈粉碎覆蓋還田、少免耕播種、推廣玉米良種、水肥一體化技術等農藝節水方式共計節水18.4萬畝。通過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農田節水、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各類工程項目共計節水8萬畝,有效推動農業節水,提高農業灌溉用水效率。另一方面,推動節能農業發展。依托農業中關村建設,平谷區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2019年,平谷區在全市率先開展設施農業三年提升計劃,進一步提升設施裝備水平,提高現有老舊溫室、大棚的生產能力,有效降低能耗,平谷區日光溫室數量占種植業設施的85%。2022年,平谷區高端設施農業實現新突破,總投資1.1億元、占地1093畝的“三個零”有機蔬菜種植園全面開工。目前,平谷區政府正與中國機械工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對接,共同打造平谷極低碳設施農業項目,大力發展高標準、高質量、低能耗、多功能型蔬菜生產設施。
李子騰表示,下一步,平谷區將繼續把生態保護放在首位,鞏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成果,不斷探索農業減排固碳工作路徑,開展GEP核算,探索建設碳智匯管理與服務平臺,開展“零碳村”“零碳園區”等試點,以首善標準擘畫“高大尚”平谷生態低碳農業藍圖,助力平谷綠色農業高質量發展。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