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農業綠色轉型綠色發展
編輯:長江日報 來源:百家號 更新于:2023-2-10 閱讀:
“建議有條件的地方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通過使用有機肥、測土配方、實施病蟲害綠色防控等科學方法,減少化肥、農藥用量,從源頭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河南駐馬店市讀者杜先生說,有些地方培育扶持了一批裝備精良、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的專業化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農業科技服務,取得很好效果,建議盡快總結推廣。
統籌生產發展和環境保護,兼顧環保要求與群眾需求
陜西商洛市洛南縣網友去年8月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鄰居在院子里養了十幾頭豬,糞便等就直接倒進河里,“河邊不遠處就是村民日常取水的水井,下游就是張坪水庫,是洛南縣的水源地,希望有關部門盡快查處。”
洛南縣委督查辦公室接報后,責令該養豬場立即關停,清理糞便,三日內將周圍環境衛生整潔到位。同時對其污染環境問題上報相關部門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這兩年井水的口感明顯變差了。”去年12月,遼寧朝陽市朝陽縣北四家子鄉毛秦營子村村民王先生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說,由于當地養豬的村民較多,一些養殖戶沒有對污水等進行處理就直接排入河里。
記者調查發現,被投訴的多為中小型養殖場,大多采用傳統養殖方式,養殖戶缺乏環保意識、法律知識,或者在養殖廢棄物處理上投入少,甚至根本沒有環保設施,因此造成環境污染。
針對這一問題,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去年11月召開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現場會,要求統籌畜牧業生產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繼續組織開展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核查,推動提高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裝備水平。同時,加快培育糞肥還田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強畜禽糞肥科學還田利用指導服務,促進養殖戶與現代畜牧業發展有機銜接。
在一些地方,村辦小企業也是造成環境污染的原因之一。安徽亳州市渦陽縣陳大鎮前于樓村村民反映,當地一家養豬場、兩家工廠違規排污,破壞了當地生態環境。渦陽縣生態環境分局會同陳大鎮開展現場檢查發現確實存在揚塵、噪聲、污水等問題,于是現場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其中一家企業停業停工、清理原料、拆除設備、填埋滲坑,不得再進行生產;養豬場需要定期噴灑除臭劑,減小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劉學軍表示,養殖業和小企業的污染問題,大部分是因為沒有嚴格按環保標準進行污染物排放控制而產生的管理問題,核心還是經濟利益驅使。“環保設施建設和技術應用需要投入一定的資源,但這也會擠占養殖戶和企業的利潤空間。環境治理應兼顧環保要求與群眾需求,可以考慮采取分階段治理的方式。一方面做好前期環保論證,包括對廠址與居民住宅距離的設定;另一方面做好日常監督和環境評估,保護周圍村民的合法權益。”劉學軍說。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