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需求在增加,收購主體也在增加,小麥再漲,生豬再漲
編輯:精準三農加油站 來源:百家號 更新于:2021-10-15 閱讀:
在新作玉米持續供給市場,現貨價格承壓下行,而小麥價格近期則持續上漲,當前的玉米價格對比小麥已經具備使用價值優勢,而2021年/2022年玉米自身的產需缺口還存在,需要價格維持在較高水平以刺激替代品補足能量缺口。這樣看來,當下玉米價格不具備大跌的可能性,即便新糧集中上市再沖擊也難出現深跌。當玉米價格的低位震蕩時,勢必刺激需求回歸和貿易收儲,前置的需求增加對于長期的玉米走勢是潛在且實質性的利多。
一些體量較大的貿易主體已經意識到這一點,開始進場收購,今天錦州港的北大荒集團率先開始新糧收購,貿易商收購明顯增多。鲅魚圈港今天也上調了玉米收購價格10元/噸,均價2480元/噸。產區還是不順價,但是遼寧玉米增zhidao了出口。
東北貿易商還在迷茫,尤其黑龍江貿易商,眼見今年玉米質量好的不能再好了,卻不敢收購,走流量根本走不出去多少,銷區的飼料采購基本集中在遼寧和吉林,面對不斷上漲的煤價和運費,真的有些不知道從何下手的感覺。
而最迷茫的還是變化無常的政策,小麥再漲價,而且市場傳言即將要啟動的臨儲小麥標的要提高,美國農業部9月30日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小麥供應降至2007年以來最低水平,且小麥產量創下19年來最低。國內小麥庫存也不容樂觀,未來臨儲小麥的標的價格決定著還有多少數量可以做為替代,大量的稻谷也是壓在玉米頭上的一塊石頭。
玉米在2020年/2021年短短的一年中,已經由一個單邊貿易品種演變成一個多邊行情制約的貿易商品,很多貿易商難以適應,固定的市場操作已經不適用,新的框架還沒有構建成熟,除了觀望還能怎么做那?
有很多朋友讓我提個建議,真沒有能力規劃出萬全之策,體量大的貿易商必須使用期貨的衍生工具“保價”了,體量小的朋友只能走走流量,關注一下自己周邊的養殖戶需求在做打算。
沒有庫存的貿易商用什么去做貿易。
今年與銷區飼料廠簽訂單的烘干塔較多,大家本著一個原則,不要攀高利潤,流通的同時,適當價位建立一定數量的庫存,沒必要過度看空后期,剛性需求年年都在,只是價格抑制數量而已。
受情緒,資金,烘干成本限制,今年后期的玉米也許會有出乎意料的價格。但是每一種貿易,調研的再精準,都或多或少含有“賭”的成分,就看這“賭”輸贏各占多大比例了。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