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處理劑市場必將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編輯:佚名 來源:中國農藥網 更新于:2017-6-16 閱讀:
據王建華教授介紹,目前在種子的國際貿易中,往往要求出具ISTA實驗室頒發的檢驗證書。有的國家甚至將種子健康檢測作為種子貿易中的技術壁壘。
王教授說:“種子的錯誤是不能犯的,一旦犯下,就是100%的問題。我們應該為農民提供漂亮的種子,才能有利于農業生產。”
生物技術創造了農業科技發展的奇跡
1953年4月25日,沃森和克里克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頁紙文,揭示了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結構。這一發現是繼達爾文進化論、施萊登與施旺細胞學說之后生物學界最偉大的發現。可以說,這一發現改變了整個人類,推動了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進入迅猛發展的新時代。
據黃大昉研究員在“生物技術育種與種業發展”的報告中介紹,基因是決定生物體性狀的遺傳因子,存在于DNA的雙螺旋結構長鏈分子上。
以遺傳修飾(轉基因)技術為核心的生物技術是新技術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物農業、生物醫藥、生物制造等現代生物產業的支柱。生物技術育種是以轉基因技術為核心,融合分子標記、細胞工程以及雜交選育等常規手段的先進育種技術。黃大昉說,生物技術育種與傳統雜交育種雖方法不一,但本質相同,都是通過基因轉移對原有品種的基因進行改造,但生物技術育種能使其更精確、效率更高、更有可控性和預見性。
轉基因作物自1996年種植以來,得到了迅猛發展。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統計,2016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達1.851億公頃,較1996年的170萬公頃增長了近110倍;累計種植面積達21億公頃。
據黃大昉介紹,全球批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棉花、油菜、苜蓿、甜菜、馬鈴薯、番木瓜、茄子、西葫蘆、楊樹、蘋果、花卉等20余種,主要性狀包括抗病蟲、抗除草劑、節水耐旱、營養品質改良等。目前,全球有26個國家種植了轉基因作物,另有40個國家和地區批準轉基因作物產品進口用于飼料和食品加工,涉及人口占世界人口的3/4。可以說,轉基因已經與我們息息相關。
大豆、棉花、玉米和油菜是全球四大轉基因作物;2016年,其轉基因作物占該作物種植面積的權重分別為:78%、64%、26%和24%。
自1994年以來,在用于食物、飼料和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批準中,有40個國家和地區發放了3,768項監管審批,涉及26種作物、392個轉化體。其中,玉米是獲批轉化體最多的作物(29個國家和地區,218個轉化體);耐抗除草劑玉米轉化體NK603獲得的批文最多,涉及26個國家和地區共54項。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