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處理劑市場必將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編輯:佚名 來源:中國農藥網 更新于:2017-6-16 閱讀:
種子健康在農業服務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種子處理是種子健康中的重要環節。李院長說,種子處理是單位成本效率最高的植保服務方式,可以實現提前植保、精準施藥、省力省工,同時可以實現對種子生命(品種和市場)周期的管理,為新品種推廣和銷售附加特殊屬性。
李廣澤在報告中指出了未來種子健康技術發展的幾個方向。① 種子丸粒化,以滿足小粒種子機械化播種和水稻種子等的特殊需求。② 生物菌劑的應用。生物菌劑可以調理土壤,改善種子萌發及作物生長微環境,從根本上解決土傳病害日益加重的威脅。③ 控釋精準用藥。通過特殊成膜材料及微囊緩控釋技術的應用,有效避免藥劑的浪費和環境污染。④ 健康檢測按需用藥。按種子帶菌和品種、種植區域的實際情況設計種子處理方案,在有效解決問題的同時,減少不必要的藥劑施用,避免安全性風險的發生。
“種子健康是種子檢驗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指標。如果種子健康出現了問題,那么種子質量就出現了問題。”種子活力與種子加工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王建華在報告中說。
種子健康狀況:指種子是否攜帶有病原菌(如真菌、細菌及病毒),以及有害動物(如線蟲及害蟲),并且如缺乏微量元素等生理狀況。
種子健康測定對保護正常種子貿易、生產安全、保證產品質量、防止人畜中毒,減輕生產成本、提高產量和產品品質極其重要。國際上通過種子活力、純度、生命力、水分、健康程度、整齊度、遺傳程度等7個方面的指標來衡量種子的質量,衡量其是否符合農業生產的要求。而國內只有水分、凈度、芽率、純度等4個指標。
檢驗種子的7項指標是由國際種子檢驗協會(ISTA)提出的。ISA成立于1924年,是一個由各國官方種子檢驗室(站)和種子技術專家組成的世界性的政府間非營利性組織。目前有400多位有經驗、有能力,積極向上的種子科學家和分析師。
ISTA的使命是:ISTA成員共同聯手合作以實現世界種子質量評價的統一性;ISTA協會制定了一系列國際上認可的種子扦樣及檢測的標準和規則;制定了種子檢驗實驗室認證程序,促進種子科學研究,頒發國際種子分析認證資格證書,并組織種子檢測培訓,傳播種子科學與技術知識;確保國際及國內種子貿易的順利進行,并且為糧食安全提供保障。
ISTA的目標任務:制訂、修訂、出版和推行國際種子檢驗規程;促進在國際種子貿易中廣泛采用一致性的標準檢驗程序;開展種子科學技術的研究和培訓工作;加強與其他國際機構的聯系和合作;頒發國際種子檢驗證書……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