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農業現代化發展新機遇
編輯:光明網 來源:百家號 更新于:2025-1-1 閱讀:
農業產業鏈韌性趨強。近年來,農業現代化先行國家更加重視提升農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努力保障糧食生產能力穩定、種業自主、生態系統良好、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生產資源可持續利用和耕地安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防范和應對農業生物災害、農業環境污染風險以及復雜國際形勢變化。發達國家的育種技術自給率在90%以上,美國、丹麥、荷蘭等國在奶牛、肉牛、豬和家禽等畜禽育種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法國、美國、德國、英國的谷物自給率分別為130%、128%、84%、70%,有的國家不僅能自給自足,還能出口一部分。
我國是農業大國,無論是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還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都需要農業充分發揮重要基礎作用。隨著農業生態化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數智技術向農業廣泛滲透,我國農業現代化逐步由科技化步入智慧化、綠色化、融合化階段。2024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4130億斤,比上年增加221.8億斤,有史以來首次邁上1.4萬億斤臺階。同時也要看到,目前仍存在農業技術裝備研發和應用相對落后、部分糧農作物和畜禽的育種能力不強、農業生產質量效益不高等問題。需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深入推進等重要機遇,以農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加快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為主線,以機械化為基礎,以智慧化為動力,以綠色化為引領,以融合化為支撐,以強韌性為保障,抓好關鍵任務,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以農業機械化擴容提質提升農業勞動生產率。積極推廣農機裝備“上山”,“以機適地”或“以地適機”,拓展機械化多場景應用,提升機械化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綜合效率。補齊果蔬、中藥材等非糧作物在機械化方面的短板,促進各類經濟作物的農業機械化范圍拓展。研制和推廣適用于多場景的畜牧養殖機械裝備,擴大畜牧養殖機械裝備規模,以機械化帶動畜牧漁業生產向現代化轉型。
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高農業智慧化產業鏈的自主可控能力。加強農業智慧化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協同攻關,支持農業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組建創新聯合體,強化智慧化農業裝備的自主創新成果與知識產權保護,著力突破技術裝備瓶頸,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積推廣應用,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以農業全面綠色轉型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推進農業耕作有機化,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提升農藥使用效率,拓展有機生物農藥推廣應用范圍。加大生態種養模式推廣應用,促進農戶內部小循環;健全農業種養社會化服務組織、生態化種養基礎設施,促進種養產業中循環;推動綠色加工物流、廢棄物回收利用等產業鏈集成發展,實現社會層面的種養大循環。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