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牛”奔馳繪“豐”景——畢節市推進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
編輯:錢江晚報 來源:百家號 更新于:2024-12-11 閱讀:
嘉善縣干窯鎮長生村“歡樂羊村”
用好地區特色的“錯位發展”優勢,長生村找到了鄉村發展的支點。在嘉興,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
與南北湖風景區一山之隔的海鹽縣六里村,將朱家門的8幢傳統徽派與蘇派建筑風格老宅列入縣級文保,開展修舊如舊,保持粉墻黛瓦、庭院深深的古韻,擦亮了“文化名人”的招牌。目前,該村已經吸引一批文化藝術“大咖”和11家文化工作室入駐,形成了以“江南古村落·詩畫朱家門”為品牌的文化聚落。
據悉,該村以此為基礎,同時借助區位優勢和自然風光特點,年均接待游客已經達到25萬余人次,旅游收入2000萬元。
海鹽縣澉浦鎮六里村朱家門
還有平湖市林埭鎮的徐家埭村,平湖外企眾多,棒球產業在這里發展起來。這幾年,依托原有的產業基礎,徐家埭村建成全國首個鄉村棒球場,推進“體育+”延伸與“農旅+”融合升級。
如今,這個曾經的“養豬大村”,搖身一變成了綠草如茵的“中國棒球第一村”。2023年,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1016.45萬元,先后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
平湖市林埭鎮徐家埭村棒球場
事實上,因地制宜培育富民產業,一直是嘉興推動鄉村發展的重要途徑。各村因勢利導的特色化發展,帶來的是鄉村經濟的蓬勃發展,切切實實地鼓了村民的腰包,也讓收入差距不斷縮小。2023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超過10000元,比上年增長7.5%;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53,較上年縮小0.03,繼續保持全省最優。
全域共進——秀美嘉鄉邁向共同富裕
如果你在春夏時節來嘉興長安鎮花卉園區,一定能欣賞到金庸筆下“白中映碧、嬌艷華美、奇麗萬狀”的動人景致,各類花卉錯落有致地裝點著農家小院;也一定能形象體會徐志摩“風吹過,香滿枝頭,更香又香”的愜意,繁花似錦,勾勒出長安鄉村的別致韻味。
這是海寧市“花漾長安”和美鄉村示范片區,涵蓋了長安鎮7個行政村,區域面積約23平方公里。近年來,這里圍繞興福村、興城村等特色村莊,打造庭院花藝、宴球綜合體、千畝方高標準農田等項目,讓“點上開花”變“鏈上成景”。目前,該片區已經打造起“花漾村”片區品牌,運營以來累計接待游客28萬人次,帶動鄉村產業收入800萬元。“靠著花園,村里的環境更好了,家里的收入也翻了倍。”片區內德豐村村民丁釔天說。
海寧市長安鎮“花漾村”和美庭院
片區抱團、做強產業、共同發展,深化了“千萬工程”實踐,徐徐展開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嘉興圖景,同時,也推動著嘉興全域地區差距進一步縮小,攜手邁向共同富裕。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