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種農業類型,你想了解的都在這里
編輯:百家號 來源:中農富通長三角規劃所 更新于:2024-4-30 閱讀:
六、壩子農業
主要分布于云貴高原地區。云貴高原石灰巖地貌廣布,流水的沖刷使地表土層淺薄,地表水滲漏嚴重,不利于耕作。在那些被當地人稱為“壩子”的山間小盆地內有小塊的沖積平原,水土條件相對較好,是發展農業的好地方,故稱為壩子農業。壩子主要分布于山間盆地、河谷沿岸和山麓地帶,按成因和沉積物類型可分為斷陷壩、巖溶壩、冰成壩和火山壩等,斷陷壩有河流或湖泊的沉積物,土層厚,比較平坦,可耕地面積大,水利條件好,是農業最發達的地區,滇池壩子即屬此類。它是云貴高原最大的壩子之一,是由河流夾帶的泥沙淤積和地殼運動、湖水位下降、湖面積縮小而形成的。壩上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云貴高原上農業興盛、人口稠密的經濟中心。
云南省壩子的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貴州的壩子約占耕地的四分之一。云南的壩子之多它們雖然僅占云南總面積的6%,但卻是云南最美麗富饒的土地。北部高山壩子因氣候寒冷成為水草肥美的牧場外,大多數壩子則處于亞熱帶、熱帶地區,為云南的主要農業區。云南壩子種稻的歷史悠久。豐富的野生稻在西雙版納、思茅、臨滄、德宏、保山、紅河、元江等熱帶、亞熱帶壩子和河谷的發現,證明云南壩區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數千年來人們的辛勤勞作,使云南壩子成為云南稻作農業和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大多數壩子都被冠以“糧倉”美稱。
七、基塘農業
基塘農業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特點,創造的一種獨特的農業生產方式。珠江三角洲平原上的居民將低洼易有洪患之處挖成池塘飼養魚類,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圍,稱為“基堤”,基堤上種植果樹、甘蔗、桑樹、花卉等,如此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而農作物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物料,尚可投入池中作為飼料,是一種具有生態特色的農業經營方式。這種生產結構稱為“果基魚塘”“桑基魚塘”“蔗基魚塘”。這種生產方式使農業各環節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形成良性循環。基塘互相促進,以桑基魚塘最典型。
基塘農業是珠江三角洲農業的特色,集中分布在順德、南海等市。新的基塘農業模式和科學的方法,使農副產品更多樣化,質量更提高,加強了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
八、溫室農業
溫室農業是指在人工保溫設施中經營的農業,是大田的一種補充。分玻璃溫室和塑料大棚兩種,可以人工調節溫度和濕度。主要用于蔬菜的超季節栽培,使冬春兩季也能生產供應,在寒冷地區,利用溫室農業技術也能獲得多種農產品。
九、光伏農業
光伏農業大棚是集太陽能光伏發電、智能溫控系統、現代高科技種植為一體的溫室大棚。大棚上部分覆蓋太陽能光伏組件,在保證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同時還能滿足整個大棚農作物的采光需求,既可以節省耕地、緩解人地矛盾、制造清潔能源,又可以支持大棚的灌溉系統、對植物進行補光、解決溫室大棚冬季暖需求、提供大棚溫度并促使農作物快速生長。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