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種田”變“慧種田” 穩住甘肅農業基本盤
編輯:洪文泉 來源:東南網 更新于:2022-8-18 閱讀:
八月的隴原大地,金色田野麥浪翻滾,處處都是“沉甸甸”的豐收喜悅。人努力、政策好、天幫忙,上半年的好收成給甘肅“三農”工作持續向好注入信心。
今年以來,甘肅省上下堅持疫情防控和“三農”重點工作“兩手抓、兩不誤”,統籌抓好春耕生產、產業發展、鄉村建設、農村改革等各項工作,春耕生產全面完成,特色產業勢頭強勁,“三夏”生產穩步推進,全省農業農村經濟持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上半年,全省一產增加值同比增長7.6%,居全國第二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4%,較城鎮居民收入增幅高1.7個百分點。
堅決扛牢糧食安全責任
民以食為天,糧穩天下安。今年以來,甘肅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扎實推進糧食生產各項任務落實,完成春播糧食面積3135萬畝,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33.6萬畝,在田糧食作物達到4000.6萬畝,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目標。
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財政廳及時下達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耕地輪作試點、綠色種養循環試點等各類支持糧食生產資金超過53億元,比上年增加3億元。
全省各地堅持把保障糧食安全與高效節水灌溉、農機農藝推廣應用、規模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撂荒地復耕復墾、糧食產業帶建設等相結合,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打造多個整山系整流域建設高標準農田整治撂荒地的示范樣板。截至6月底,全省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155.11萬畝,完成撂荒地復墾面積123萬畝。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甘肅堅持把旱作農業作為保障全省糧食安全的基礎性、保障性措施,全年完成覆膜任務1525.51萬畝。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實施深松整地作業543萬畝,全省小麥機收水平達到90%,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
糧食豐收,不能僅僅指望“天公作美”。今年以來,全省氣溫偏高近1.5℃,全省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31%。旱情發生以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受災地區田間地頭調研指導糧食生產和抗旱穩糧工作。各級農業專家和農技人員奔赴一線,包區包片開展技術服務,完成改種補種面積12.8萬畝,補澆補灌16萬畝,落實小麥“一噴三防”面積625萬畝,最大限度降低損失。農業保險承保機構積極開展定損理賠,做到應保盡保,保障農戶受災不減收,目前全省已承保糧食作物1317.2萬畝。
加快實施種業振興戰略
今年以來,甘肅強化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加大種業科技創新,持續提升制種基地建設水平,培育壯大種子企業,優化市場監管環境,全力以赴打好種業翻身仗。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