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維護國家安全高度保障糧食安全
編輯:經濟日報 來源:百家號 更新于:2022-7-7 閱讀:
在新發展階段更好保障糧食安全,應站在維護國家安全的高度,統籌協調幾對重點關系。
統籌協調發展與安全的關系。既要抓好糧食生產,又要增強儲備和加工能力,延長糧食產業鏈條,發揮整體效應,確保糧食生產和供應穩定。保障糧食總體安全,夯實安全發展基礎,促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統籌協調內部與外部的關系。既要立足國內,統籌優化布局,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又要防范化解國際環境、國際貿易規則等變化給國內糧食安全帶來的負面影響,還要發揮積極作用,促進全球農業發展,維護世界糧食安全。
統籌協調當前與長遠的關系。既要立足當前,解決好糧食供給側的結構性矛盾,又要著眼長遠,把握好中長期糧食需求側的變化,增強供需的適配性、有效性。
統籌協調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的關系。既要考慮糧食在生產、流通、供應等方面面臨的傳統安全問題,又要兼顧國際上糧食能源屬性、金融屬性增強以及地緣政治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問題。
完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站在維護國家安全的高度保障糧食安全,一方面要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根據糧食安全保障目標任務,優先保障口糧安全、飼料糧安全,滿足居民更高水平的食物和營養需求,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自給率保持在合理區間,大食物觀的基礎仍然是糧食。另一方面要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穩產保供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統籌利用國際合作、貿易、投資等,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進口來源、進口渠道、進口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可控、可靠,加快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一是面向整個國土資源空間拓展食物資源開發路徑,做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統籌利用森林草地、江河湖海等國土資源空間,挖掘各類資源潛力,優化空間布局,拓展多元食物供給路徑;充分保護和利用現有耕地資源,嚴守耕地保護紅線,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耕地基礎地力對糧食產量的貢獻度;面向糧食生產全產業鏈配置科技資源,開展優良種源和高性能農機等方面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有序推動生物育種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
二是率先推進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主產區農業現代化,多措并舉促進糧農增收。要加大對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主產區支持力度,加快補齊農田水利建設短板;提高糧油主產區機械化水平,推動其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要按照政策保本、經營增效的思路,推動糧農增收,進一步完善最低收購價政策和生產者補貼制度等,在政策托底的基礎上更好發揮市場作用;發展壯大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主產區抓糧積極性。確保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保面積保產量,切實穩定和提高主銷區糧食自給率。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