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從“會種地”邁向“慧種地”
編輯:西安日報 來源:騰訊網 更新于:2022-5-6 閱讀:
“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適合本地葉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技術模式和裝備模式,并大力引進不斷開展新技術新機具的試驗示范!笔修r機總站推廣科設施蔬菜全程機械化負責人郭變梅說,葉菜生產實現耕地、整地、播種、植保、收獲等全程機械化,讓農業特色作物生產跑出了“加速度”。
活躍在田間地頭的植保無人機噴灑農藥效率高。
農機圈 各種“神器”唱主角
今年春耕期間,“農機圈”的“新朋友”競相亮相,唱起了“主角”,遍地“神器”玩出了新花樣。
4月20日,在高陵虎家蔬菜種植園,一臺安裝了自動導航系統的拖拉機正在為即將下種的土豆田整地。坐在駕駛室里的劉新忙不是緊握方向盤,而是“大撒把”悠閑地喝著茶水。
這能行?老劉笑著說:“沒事,現在的農機‘聰明’得很。有自動導航定位,千米播行橫向誤差不會超過2.5厘米,比我這個‘老把式’的技術都好……”有了這套定位系統后,老劉經常坐在車上喝茶,把昔日辛苦的勞作變成了一種享受。
“現在我們都不用人工打藥的方式,改由無人機空中噴灑完成!蔽羧贞兾鳌敖鹋茩C手”張文武是開拖拉機、收割機的好手,如今他已轉型當植保無人機的“飛手”了。整個4月份,他帶著一群年輕人在各個區縣巡回開展植保飛防。“無人機作業精準、用藥少、效率高,一機可抵百人,15人的作業隊一天能作業5000多畝……”在將無人機收入小皮卡后,老張笑著說,我們又要去下一個作業點了。
4月22日,在長安楊莊的農田里,一臺全新的大型噴灌機正在地里試驗灌溉施肥作業!斑@臺全自動智能型灌溉機是市農機總站引進最新式的節水灌溉裝備,噴幅30米寬!遍L安區長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薛強說,該機一人操作,轉運方便,既省水省時又省人工,可有效緩解旱塬地的灌溉難題。
長豐農機專業合作社承擔了一些農機新裝備新技術的試驗,今年,首次運用農機信息管理平臺對合作社的拖拉機、無人機、青儲機、烘干機等86臺農機進行科學動態管理。依托西安市農機合作社動態信息管理系統,合作社對每臺農機“編號”,詳細記錄著名稱、類型、品牌、動力、車主、手機、日作業面積、作業區域GPS等數據信息,方便隨時可以調動聯系機主。根據數據信息可實時查看全市農機在線使用情況,農忙時節市區農機管理部門可通過一鍵“滴滴農機”功能,實現對空閑農機具的調度。
據了解,今年春耕期間,我市一些超過200馬力拖拉機、大型撒肥車、轉調幅犁、復式整地精量播種一體機、GPS自動駕駛等先進農機具競相亮相、在生產中大顯身手。其中,“保護性耕作”“高效植!焙汀肮澦喔取薄坝袡C肥撒施”等農機化技術得到了農民朋友的認可和歡迎。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