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等7部委聯合印發指導意見,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
編輯: 來源:中國種子貿易協會CNSTA 更新于:2022-3-28 閱讀:
(七)探索實施品種身份證管理。加強品種標準樣品管理,制定農作物品種標準樣品管理辦法,實現審定、登記和保護樣品統一管理。完善種子、種畜禽檢驗檢測技術標準,加快品種分子檢測技術研發和標準研制,建立健全品種標準樣品庫和DNA指紋數據庫。推進種業數字化建設,依托種業大數據平臺,整合品種試驗、測試、管理和種子生產經營等信息,做到“一品種、一名稱、一標樣、一指紋”,推動實現全流程可追溯管理,促進品種身份信息開放共享。(農業農村部及各省級農業農村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嚴格行政執法,加大種業違法案件查處力度
(八)持續開展種業監管執法活動。組織開展常態化專項整治行動,持續保持高壓嚴打態勢,突出重要品種、重點環節和關鍵時節,加強種子企業和市場檢查,對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檢查發現問題及投訴舉報集中或多次受到處罰的企業,加大檢查抽查頻次。以制種企業生產備案、委托合同、品種權屬和親本來源等內容為重點,開展制種基地檢查,利用大數據手段強化制種基地監管,嚴厲打擊盜取親本、搶購套購、無證生產等違法行為。積極探索實施種子質量認證制度。加強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管理和質量檢測,強化凍精等畜禽遺傳物質監管。(各級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加大重大案件查處力度。以假冒偽劣、套牌侵權、非法生產經營轉基因種子等為重點,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對涉嫌構成犯罪的案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對于跨區域、重大復雜案件由部級掛牌督辦、省級組織查處,做到一處發現、全國通報、各地聯查。加大對電商網絡銷售種子監管力度,加快建立分工明確、處置及時、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對群眾反映集中、社會關注度高、套牌侵權多發的重點區域和環節,要重拳出擊、整治到底、震懾到位。(各級農業農村、工業和信息化、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推進社會監督共治,構建種業創新發展良好環境
(十)加強行業自律和信用建設。充分發揮各級種業行業協會的協調、服務、維權、自律作用,引導規范企業行為。中國種子協會要加強企業信用等級評價,發布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倡議書,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監管,健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立市場主體“黑名單”制度,將有嚴重違法和犯罪等行為的企業納入“黑名單”。(各級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知識產權及行業協會等部門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建立健全社會共治機制。充分發揮仲裁、調解、公證等機制作用,強化種業行業社會共治。加強社會和群眾監督,各地各部門要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及時收集違法線索,提高查辦時效,實現精準打擊。鼓勵建立舉報獎勵機制。強化普法宣傳和培訓,推動學法用法守法,引導市場主體綜合運用植物新品種權、專利權、商標權等多種知識產權保護手段,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各級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知識產權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