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升級”賦能鄉村振興,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常州樣板”
編輯:常州日報 來源:揚州網 更新于:2022-12-3 閱讀:
位于常州經開區的橫林鎮,既是產業強鎮,2021年全鎮總產值達190.6億元,股改上市企業有30家,外貿出口總量排名全區第一;橫林鎮也是一個農業靚鎮,轄區內的狄坂村成功入選今年常州美麗鄉村,是常州經開區唯一入選的鄉村,特色田園鄉村創建工作也即將完成。
橫林,舊稱“古槐灘”。這里扼守古運河,連接常錫,優渥的區位優勢促成了橫林的自古繁華。改革開放后,在鄉鎮企業迅猛發展的帶動下,橫林較早完成了從魚米之鄉到城鎮建設的融合蛻變。
一個產業強鎮,何以留住和做好農業、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記者走進橫林鎮狄坂村里尋找答案。
傳統農業闖出“新天地”
狄坂古名“荻坂”,相傳這里古時雜草叢生、蘆葦相間。1993年出版的《群星璀璨——中國明星村鄉鎮場》一書中記載:“境內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溝、河、塘密布,自然條件適合各類農作物生長,歷來是江南的魚米之鄉。”
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推進的背景下,種糧效益偏低,如何長久留住“江南魚米鄉”的韻味?狄坂村的抓手,是以精品化品牌化為改革路徑,做強傳統農業。
作為橫林鎮重點農業項目所在地,狄坂村現有420畝水稻種植、200畝小麥種植、48畝櫻桃種植、27畝玉米種植、10畝翠冠梨種植。
2013年,為了讓傳統農業在現代市場打出名頭,在村委集體的協助和政府的扶持下,狄坂村的種糧大戶吳建興創立了“吳建興家庭農場”。該農場以種植小麥水稻為主,先后獲得常州市示范家庭農場和江蘇省示范家庭農場。農場從種子的培播種到收割銷售,形成一體化綠色產業鏈,種出來的稻子顆粒飽滿、產量高,已成為常州東部有影響力的特色農產品。
2019年,吳建興家庭農場又注冊了“荻坂”香米商標,進一步推進品牌化經營,積極采用線下線上兩種推廣模式,種植出來的香米廣受客戶好評。
除了大米的品牌效應,其他小微家庭農場也通過精品化助力狄坂村的經濟發展。如櫻桃哥穆奇賢的采摘園,旺季人流絡繹不絕;趙長友的瑾兒果蔬家庭農場,一年收益10多萬元;顧亞鳳和丈夫經營梨園20多年……在村委的支持下,這些小微農場農主參加了多期農業科技培訓班,收獲了不少農業知識,也“掙”來了滿滿豐收。
美麗鄉村煥發“新面貌”
站在狄坂稻田邊,入目秋色令人沉醉:京杭大運河、京滬鐵路、滬寧高鐵穿村而過,不時可見輪船、火車、高鐵“三線齊發、競相追逐”。遠處成片高標準水稻田已經黃熟,靜待豐收,“喜迎二十大 擘畫新藍圖”10個大字扎根在稻田中。金浪翻滾與車水馬龍相映成趣。
“一開始,村民們對改善環境的積極性不高,尤其是房前屋后的亂堆亂放,靠村干部一張嘴挨家游說,總是解決不了。”橫林鎮副鎮長、狄坂村黨總支書記吳壽波說,為激發大家改造村莊環境的熱情,村委組織村民代表到周邊美麗鄉村實地參觀,有效激發了大家的積極性。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