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未來思考當下!生態農業模式如何贏未來
編輯:農業大數據資訊 來源:騰訊網 更新于:2022-10-20 閱讀:
近年來,農藝師、園藝師們采用了鋸末代替土壤基質的栽培方法,受到了廣泛的重視。鋸末不僅質輕價廉,取材方便,還具有松軟透氣、吸水保墑的良好性能,其中還含有供植物生長和發育的微量元素。重慶市在一些樓頂上造鋸末田,種植蔬菜瓜果,既綠化美化了環境,又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檢測顯示,經過綠化的樓頂房間的室內溫度冬天升高3℃~5℃,夏天降低3℃~5℃。
3
農業迪士尼走進生活
魚菜共生模式成美景
北京農業嘉年華融農業生產、生態、休閑、教育、示范多功能于一體,不僅集中展示了很多新奇特的農業技術,而且注重體現著生態環保和綠色循環的理念。
例如,在紫蔬探秘館就又有著這樣一出將生態農業與藝術巧妙結合奇美的景觀。
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現在都可以通過這項魚菜共生技術來實現了。魚缸和魚缸上的蔬菜種植管道,構成了魚菜共生的平臺,這項技術是循環農業發展的一項新技術。魚的代謝物在水中被微生物分解之后,可以循環到上邊供給蔬菜所需的養分,而蔬菜的分解物也可以供給下邊的魚使用。把水產養殖和生態種植,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產方式,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了科學的協同共生,養魚不用換水,不用擔心水質,種菜不用施肥,也可以正常生長的生態共生效應,也讓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間達到了和諧的生態和諧關系。這項技術不僅可以應用在農業種植上,而且也可以走進生活中,成為現代家居中的一景。
4
當生態農業遇上工業
白色農業,雛形漸顯
“生態農業”是指微生物資源產業化的工業型新農業,它包括生物工程中的“發酵工程”以及“酶工程”。“白色農業”的生產環境要求高度潔凈,其產品無污染、無毒副作用,具有高度的安全性。由于“白色農業”是在工廠里生產的,操作者在生產車間里必須穿白色工作服和戴工作帽,故形象地稱之為“白色農業”。
“白色農業”的產品包括:微生物食品、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農藥和獸藥、微生物能源、微生物生態環境保護劑、微生物醫用保健品及藥品等。
專家們在論證這種生態農業新模式時指出:“白色農業”在我國推行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它可以把“人畜共糧”調整為“人畜分糧”。
我國農業持續發展所面臨的糧食壓力主要是人口增加與耕地減少,同時還很大程度上在于“人畜共糧”,傳統體制造成的人畜爭糧矛盾不斷激化。而發展白色農業將人畜共糧的傳統調整為“人畜分糧”的農業新模式,可極大地緩解糧食緊缺問題。
5
生態莊園經濟模式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