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課堂:玉米空稈的主要原因和防控
編輯:動漫小城 來源:百家號 更新于:2021-11-5 閱讀:
玉米生長過程中總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高溫干旱、低溫凍害、各種生理性病害以及蟲害等,今天咱們來說說玉米空稈,玉米一旦發生空稈,就會影響玉米的產量和品質,下面一起學習了解下玉米空稈的原因和防治。
一、癥狀
玉米通常都結1—2個穗,一般一個穗的居多,但在生產過程中,常出現空稈,影響產量提高。如在遼寧寬甸、陽巖、本溪、桓仁等地調查,空稈率12%—20%,畝減產50kg,常見有先天不育型空稈和不稔穗型空稈。
二、病因
先天不育型空稈又稱“公玉米”,產生的原因是種子內在問題。如種子生理機制衰退、新陳代謝失調、輸導組織受障礙,致莖稈中的養分不能輸送給果穗,幼穗腋芽因缺乏營養物質而不發育,但雄穗正常。不捻穗型空稈是指植株上有幼穗雛型,但不抽花絲,不結籽粒。
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壤瘠薄,養分不能滿足玉米生育所需,生殖器官不能形成;
二是密度過大,群體郁蔽,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光合生產率低,個體瘦弱,影響雌穗發育;
三是管理跟不上,田間缺水少肥,造成植株早衰;
四是抽穗前出現掐脖旱或中期遇有低溫冷害,影響或抑制了幼穗的分化,有時發育終止,造成空稈;
五是機械損傷或蚜蟲、葉螨、穗蟲等為害猖獗;
六是品種選擇失誤,不能適應或不能完全適應當地的條件,影響了穗分化,從而導致空稈;
七是氣候因素。
①干旱
生長期間6月份干旱造成了小苗率高,其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受到嚴重抑制,株矮稈細,難以正常結穗,空稈率增高。
②高溫
玉米抽雄、吐絲前后5天,溫度過高易降低花粉生活力,影響授粉結實,空稈率高。
②多雨、低光照
7、8月份在春玉米抽雄、吐絲期間出現的多雨連陰天氣是影響玉米授粉,導致空稈的一個重要原因。
八是栽培因素。從品種看,生產上春玉米空稈發生程度較夏玉米高,這是因為夏玉米抽雄、吐絲期比春玉米受高溫多雨影響小。從密度和投入看,據昌平縣密度試驗結果,春播、夏播玉米的空稈率是隨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每畝超過4500株,空稈率明顯上升,目前4600株已達到密度飽和點。因為大群體的玉米生長前期,供應養分不足,難于達到苗齊、苗壯,植株個體生長不健壯,影響雌、雄穗的分化,從而導致玉米空稈;
九是*壤有機質含量和施肥量。同一品種,*壤有機質含量高的空稈率低。生產上肥料施用不足空稈率上升;
十是病蟲害的影響。高溫、高濕持續時間長,誘發病害種類多,面積廣,為害重,也會加重空稈的形成。
三、防治方法
在玉米品種選育或引種上,應重視和加強品種適應性研究,選用適合當地的綜合性狀好的品種。如北京北部山區春玉米現以掖單13為主,平原地區春玉米以農大60、沈單7為主。平原地區夏玉米以唐抗5、90—1等綜合性狀好、豐產、穩產性品種為主。其它地區應因地制宜確定適合當地的品種。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