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產技術基本知識
編輯:物聯網智慧農業 來源:物聯網智慧農業 更新于:2021-10-22 閱讀:
蔬菜生產周期短,成本低,經濟效益高。
(一)蔬菜的種類
蔬菜為一二年生及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包括少數木本植物、食用菌和藻類等。
蔬菜的范圍廣、種類多,常見蔬菜種類有80多種,普遍栽培有40 ~50種。在同-類蔬菜中有許多變種,每-變種又有許多品種。蔬菜分類有四種方法,即植物學分類、農業生物學分類,生產季節分類與食用器官分類。
1.植物學分類
依據植物學形態特征,按科、屬種進行分類。我國栽培的蔬菜種類共有209種,絕大多數屬于種子植物,其中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都有。雙子葉植物以十字花科、豆科、茄科、葫蘆科、傘形科、菊科等為主,單子葉植物中以百合科、禾本科等為主。植物學分類可以了解各種蔬菜之間的親緣關系,有利栽培管理,如甘藍、花椰菜、球莖甘藍,為同科同屬,相互間容易雜交,留種需要隔離。親緣關系近的蔬菜,形態特性亦相近,有共同的病蟲害,為制訂栽培技術措施的重要依據。但有的同科蔬菜栽培技術并不-樣,如馬鈴薯與番茄,雖然同屬茄科,栽培技術卻差異較大。
2.生產季節分類
在各地蔬菜生產上,普遍采用生產季節分類。
(1)春菜
主要指抽薹遲的葉菜、根菜,包括冬播與春播蔬菜。
(2)夏菜
指喜溫暖、春播夏收的蔬菜,如茄、瓜、豆類等。
(3) 早秋類
喜涼爽,幼苗能耐熱的蔬菜,如早花椰菜早甘藍、芹菜等。
(4)秋冬茱
指喜冷涼、秋播冬收的蔬菜,如根菜、白菜、甘藍、芥菜、綠葉蔬菜等。
生產季節分類有利于農時安排與操作,但地方性強,隨著大棚栽培的發展,如夏菜冬種、春提前、秋延后等,在生產季節上有了較大的調整。
3.食用器官分類
分根、莖、葉花、果、食用菌六大類。
(1)根菜類
食用肥大肉質根,如蘿卜、胡蘿卜、大頭菜等。
(2)莖菜類
食用肥大肉質莖,其中又分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類:地下莖類有馬鈴薯、藕、姜、荸薺、慈姑、芋等;地上莖類有茭白、竹筍、萵苣筍、蘆筍、榨菜等。
(3)葉菜類
食用葉片或變態葉,其中又可分三類:普通葉菜如青菜、白菜、芥菜、菠菜、芹菜等;結球葉菜如大白菜、甘藍結球萵苣、包心芥菜等;香辛葉菜如蔥、韭、芫荽、茴香等。
(4)花萊類
食用花器官或變態花序,如花椰菜、金針菜等。
(5)果菜類
食用果實,如番茄、黃瓜、毛豆等。
(6) 食用菌類
苣,花椰菜與金針菜,食用器官雖相同,栽培技術卻大不相同。
4.農業生物學分類
農業生物學分類把主要蔬菜分為11類:
(1)根菜類
食用膨大肉質直根的蔬菜,生長期間喜冷涼環境,肉質根形成期要求低溫與較短的日照,適宜秋冬栽培,要求疏松而深厚的土壤。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