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劣種子“游擊戰”如何破
編輯:中國農業網 來源:中國農業網 更新于:2018-4-8 閱讀:
二是建立源頭治理責任制度。要按照“誰發證、誰監管”的原則,加強對發證企業的監管,并要求企業向社會公開承諾依法生產、守法經營。要加強制種基地的管理,國家級制種大市、制種大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向省農業主管部門遞交責任狀,強化對生產基地的監管,切實履行源頭治理責任。
三是實行“一案雙查”追責制度,防止執法真空。各地要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對于查處的種子大案、要案,主動發現的或積極配合查處的,不承擔主體責任。若存在失職瀆職行為,甚至故意掩蓋、袒護違紀的,必須有責必問、有錯必究,真正發揮責任制的權威性。
此外,江西天涯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少虎等業內人士認為,當前種子企業“門檻低”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市場亂象,建議提高種業準入門檻,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國外種業市場相對規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市場以大企業為主。”張少虎最后表示。
12
上篇:
下篇:












甘公網安備 62090202000197號